大港区
伴随光伏业务的逐步扩大,明阳在去年已成立负责光伏业务的子公司,并持续推进风光储氢一体化布局。
有机硅需求方面,受地产影响终端需求低迷,单体企业一直处于深度亏损状态,持续减产降负荷,甚至个别企业开始出售生产设备。目前企业亏损,2月底至今,DMC价格接连下调至不足14500元/吨,且从各有机硅单体厂排产来看,后续检修计划较为密集,预计开工趋弱。
长期来看,全年都存供应端增长预期,特别是610月丰水时期西南川滇地区存复产预期。后市可以重点关注成本和硅价之间的降幅博弈,在西南地区电价下跌预期落地后,硅价或仍存下跌空间。价格方面,现货价格一路下行,现货升贴水逐渐从高位回落,5月24日,不通氧553#硅(华东)现货升水440元/吨,通氧553#硅(华东)升水690元/吨,421#硅(华东)升水转贴水10元/吨。除部分企业明确5月底复产外,暂未听闻其余硅企的复产计划,预计开工率将维持弱势运行,或在6月底至7月初出现批量复产。随着硅价延续跌破底线,行业又回归成本倒挂的困境中。
展望后市,高飞鸿表示,后市工业硅供需偏弱的格局仍将继续,且库存过剩局面继续压制硅价,行情将以弱势运行为主。而需求端多晶硅自身基本面处于供应过剩的状态,按照当前多晶硅料价格跌势测算,预计到7月初价格将回归至5060元/千克的成本线附近,利润空间接近于零,将减少对工业硅需求量,届时多晶硅需求对工业硅价格支撑力度会进一步减弱。数据显示,近一年内,迈为股份股价从最高542元,下降至270元以内,跌幅超过50%。
前者投资成本更低,但工艺更为复杂;后者投资和生产成本更高,但降本潜力大。业绩稳定未来可期业绩方面。按此计算,近12个月内仅安徽华晟向迈为股份采购设备总金额就超过20.74亿元,再次显示出迈为股份在异质结电池设备领域的龙头地位。在多个巨头企业引领下,TOPCon电池产能迅速走红,据不完全统计,各类企业规划建设的TOPCon电池组件产能已接近400GW,远高于异质结电池。
高效电池技术路线之争后PERC时代,企业对于下一代高效电池技术路线一直存在争议,其中较为清晰的技术路线是TOPCon和异质结电池。但如果翻开迈为股份财报,就会发现其股价波动,完全是受到了光伏产业指数整体下挫的影响。
数据显示,目前爱康科技、华晟新能源等企业规划的异质结电池组件产能约为120GW,不仅整体规模不及TOPCon电池,单一企业规划产能也要略逊一筹。今年3月27日,迈为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2022年,晶科能源N型组件超过10GW,成为全球首个N型组件出货量超过10GW的光伏企业。同时,也将其N型TOPCon电池量产平均效率从24.6%提升至25.1%,效率优势持续提升。
自2018年上市至今,迈为股份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均保持高速增长。如今又收获华晟新能源子公司7.8GW异质结电池产线设备大单,显示出其在异质结电池设备领域的出众实力,业绩也将更上一层楼。近12个月内 (不含前期已披露的合同)安徽华晟及其控制的公司累计向公司采购设备总金额超过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0%,未达到100%。5月16日,迈为股份发布公告称,华晟新能源子公司合肥华晟及宣城华晟拟向公司采购高效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设备13条,共7.8GW。
其中,华晟新能源更是新生代异质结企业的翘楚,成立不到3年就已拥有高效异质结产能5.1GW,最新估值已超过100亿元,是安徽最年轻的光伏独角兽。2021年底,晶科能源发布N型组件产品,率先确立TOPCon电池路线,得到市场认可后,迅速在多地投建TOPCon电池项目。
2022年更是实现营收41.48亿元,同比增长34.01%;归母净利润8.62亿元,同比增长34.09%,连续第四年迈上新台阶电池片价格延续跌势,价格有望继续下行,但幅度预计较缓。
格隆汇5月18日丨据集邦新能源网消息,本周硅料价格跌幅较大,硅料出货困难,库存明显上升,拉晶端仍继续施压,硅料价格难改跌势,短期内有望跌破100元/KG。硅片价格继续下行,部分企业采取降价清库存及减产方式减少库存堆积,随着上游硅料价格的持续走跌,硅片价格有望继续保持跌势。组件价格小幅下跌,对于近期上游频繁的价格波动,组件企业采购较为谨慎,后期有望跟跌,但跌价幅度仍然较缓最近,加州电网白天的净负荷已达到零或变为负值。给光伏设计一套类似的红黄绿预警制度是应当进行充分考虑和讨论的。在5月9日的文章《能源辣评 | 热议负电价,谁还记得3年前的负油价?》中,我们讨论了大宗商品负价格是规则合理性以及其余投资、套利之间的关系。
其次,还是以加州为例,在电力市场、分布式光伏、储能都更成熟、完善的情况下,加州依然让鸭子曲线发展成了峡谷曲线。其中,光伏弃电量为571.6GWh,风电弃电量为34.6GWh,弃光现象严重。
2020年,国家能源局(截至目前)最后一次发布(2023年)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十多年前,著名的加州电网净负荷鸭子曲线引发全球对于光伏装机增加与电网负荷关系大讨论。
具体到国内负电价的情况,这说明在鸭子曲线(或者说峡谷曲线)这个价格低谷时间段内,用电负荷已经完全不需要这么多的发电装机容量。峡谷越来越深,意味着白天需要启用的常规发电设施越来越少,然后随着太阳落山而需要启动的常规发电能力急速增加。
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电改刚起步、尚无市场建设,上网电价和发电利用小时决定项目收益的大背景下,预警机制的建立对于防止资源过剩、引导企业投资、淘汰落后产能等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并没有能够让越来越大的峰谷价差缩小。深谷时段系数为0.1,尖峰时段系数为2.0。就像2022年欧洲能源危机之中,高电价本身并不代表电力市场定价机制存在根本缺陷,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是电力市场保障供给安全的一种体现。
这不仅指的是山东省已经多次出现负电价的现象,而且负电价在若干进行现货试运行的省份中都已经出现。因此防备装机容量过剩的预警机制也逐渐被大家遗忘。
山东分布式光伏投资测算模型将根据执行时段以及电价变化进行调整,项目收益或将打折。提出一个此前并没有太多人提到的观点:光伏也需要一定的红黄牌预警制度。
当资源过剩的时候,即便是清洁低碳的可再生能源,也要服从规律、减少投资。今天我们继续讨论负电价的问题,而本次的焦点我们将放在光伏本身。
一是在系统供过于求时在全系统范围内进行弃电;二是在发生输电阻塞时进行局部弃电。随后的11月,国网山东电力公司、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发布2023年容量补偿分时峰谷系数及执行时段的公告》,完成2023年不同季节容量补偿分时峰谷系数K1、K2取值及执行时段测算,并引入深谷和尖峰系数及执行时段。负电价在国内已经不是偶发性的问题了。山东负电价新闻出现后,有许多观点认为这将会刺激储能的发展,进而逐渐拉平越来越大的峰谷价差。
反而是光伏发电(尤其是分布式光伏)以更快的发展速度,让峰谷价差越来越大,负电价也会变得更加日常。从2021年开始,电力短缺问题的问题开始逐渐暴露。
2016年3月,国际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我国煤电有序发展的通知》,提到了将建立煤电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定期对外发布分省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提示。加州的结果和选择我们都看到了,在弃光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政策性干预不可避免的下场了。
这显然是一个颇为理想化的设计与可能性。用户们争先恐后地在4月15日之前安装屋顶光伏系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